> 文章列表 > “未得金波转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未得金波转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未得金波转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未得金波转”出自唐代刘辟的《登楼望月二首》。

“未得金波转”全诗

《登楼望月二首》

唐代 刘辟

圆月当新霁,高楼见最明。

素波流粉壁,丹桂拂飞甍。

下瞰千门静,旁观万象生。

梧桐窗下影,乌鹊槛前声。

啸逸刘琨兴,吟资庾亮情。

游人莫登眺,迢递故乡程。

皎洁三秋月,巍峨百丈楼。

下分征客路,上有美人愁。

帐卷芙蓉带,帘褰玳瑁钩。

倚窗情渺渺,凭槛思悠悠。

未得金波转,俄成玉箸流。

不堪三五夕,夫婿在边州。

《登楼望月二首》刘辟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登楼望月二首》是唐代刘辟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诗人通过观赏楼上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感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第一首:

当新霁时圆月照亮着,高楼上看得更加清晰。

素色的波纹流动在粉壁上,丹桂树枝拂动飞檐。

从高处俯瞰,千门万户都静谧无声,从侧面观察,万象都开始活跃。

在梧桐树下,有人的影子,门槛前,有乌鸦的啼声。

啸逸如刘琨的豪情气概,吟唱灵感来源于庾亮的情愫。

旅人们不要再上楼望远,距离故乡越来越遥远。

第二首:

洁白明亮的三秋月亮,矗立在高耸百丈的楼上。

下面是征途上行人的路,上面是美人在忧愁。

帐卷上系了芙蓉花的带子,帘幕拴上了玳瑁制成的钩子。

倚在窗边,情感如渺渺之水,倚在门槛上,思绪如悠悠不尽。

未能得到金色的江水转动,却意外获得了滚动如玉箸的流水。

夜晚持续许久,丈夫在边塞的州城。

整首诗词以观赏月亮为主线,通过描绘楼上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。第一首诗以正面的视角描述了月亮的明亮和楼下的景象,展现了静谧与活跃的对比。第二首诗以另一种角度描绘了月亮和楼的壮美,以及下面征途上行人和上面美人的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忧愁之情。整个诗词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,情感真挚而深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