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不如窗间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如窗间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如窗间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如窗间云”出自宋代白玉蟾的《定斋为杨和甫赋》。

“不如窗间云”全诗

《定斋为杨和甫赋》

宋代 白玉蟾

水澄秋月现,云散春山出。

镜内影去来,杯中形出没。

释氏慧之源,儒者诚之骨。

忘躯见天机,灰心契造物。

落花问啼鸟,流水澡幽石。

不如窗间云,不如屋角月。

此意谁与论,知音更何说。

悄如寒岩烟,寂似阴崖雪。

栖神要山林,晦迹老岩穴。

吾当叫张葛,起与共散发。

《定斋为杨和甫赋》白玉蟾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定斋为杨和甫赋》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水澄秋月现,

云散春山出。

镜内影去来,

杯中形出没。

释氏慧之源,

儒者诚之骨。

忘躯见天机,

灰心契造物。

落花问啼鸟,

流水澡幽石。

不如窗间云,

不如屋角月。

此意谁与论,

知音更何说。

悄如寒岩烟,

寂似阴崖雪。

栖神要山林,

晦迹老岩穴。

吾当叫张葛,

起与共散发。

中文译文:

在定斋为杨和甫而作

水清澈,秋月现出;

云散去,春山显现。

镜子中的影子来去,

酒杯中的形象出没。

释氏的智慧之源,

儒者真诚的根本。

忘却尘世,寻觅天机,

心灵与造物契合。

落花纷飞,询问啼鸟;

流水清澈,沐浴幽石。

不如窗前的云彩,

不如屋角的明月。

这种意境,谁能评说?

知音又何需言说?

寂静如寒岩上的烟雾,

幽深如阴崖上的雪。

栖身于神灵所崇尚的山林,

隐藏于古老的岩穴。

我要自称张葛,

与你一起散发光芒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,以及对人生与境界的思考。诗中描绘了水清澈、秋月明亮、云散去、春山显现的景象,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化。同时,通过镜子中的影子和酒杯中的形象,诗人表达了对物象的消失与出现的感悟,进一步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。

诗中提到了释氏的智慧和儒者的真诚,将智慧与真诚视为人类的精神追求。诗人忘却尘世,寻求超越个人的境地,与天地造物相契合。这表达了对修身养性、追求境界的追求和思考。

诗人将自然界中的景物与人生进行对比,对落花和啼鸟的询问、流水与石头的沐浴,提出了窗前的云彩和屋角的明月更胜一筹的观点。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,认为内心的宁静与洞察力胜过外在的繁华与世俗。

诗的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于这种境界的理解是无法言说的,知音更无需多言。寂静的冰岩上的烟雾和阴崖上的雪,表达了对于境界的深沉和幽远的感受。

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,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敏感和洞察,以及对内心境界的追求。诗词中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等修辞手法,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心境的表达,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、深沉的感受。同时,诗人也借诗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真诚、智慧的推崇,展示了一种追求高尚境界和精神超脱的情感。